8 月 5 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消息,我国首个可无人机部署的雨量站 ——“雨神 - 1 号” 正式启用。该雨量站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其监测数据已接入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并融入四川省自然灾害动态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将有力提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多灾种的监测预警与服务能力。
在我国,众多山洪、泥石流形成区地处无人区,交通、通信及维护条件极为受限,致使降雨监测工作困难重重。以四川为例,西部地区高山林立,雨量站密度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而在载重几十千克的无人机已广泛应用的当下,“雨神 - 1 号” 的出现意义重大。通过无人机部署,可显著降低无人区雨量站的建设难度,有效弥补监测能力的短板。
“雨神 - 1 号” 的部署过程尽显智能化特性。无人机将其携带至方圆 10 米无树木覆盖区域降落后,设备能够自主进行姿态调整,确保雨量计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随后即刻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即便处于无地面通信的恶劣环境中,该雨量站依然可以依托北斗卫星,将监测数据精准传递至预警中心,为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预警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介绍,该成果是在四川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 “揭榜挂帅” 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许多灾害形成区位于无人区,时常出现村庄、道路、电力设施受威胁,然而周边却未监测到强降雨的情况。比如 2023 年 6 月 27 日凌晨,汶川县就因无人区的短时强降雨,引发两处山洪泥石流,造成 4 人遇难、3 人失联的悲剧。此外,电力设施多分布于无人区,对地质不稳定区域加强雨量及地质变化监测,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至关重要。
王暾表示,“雨神 - 1 号” 的规模化应用,再结合四川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 “揭榜挂帅” 项目所包含的新一代基于卫星、雷达和雨量站的降雨估测预测技术平台,将切实有效提升山洪、泥石流、滑坡的临灾监测与渐进式预警能力,为人员安全以及设施设备安全(包括电网安全)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