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Apple Insider 上周(7 月 31 日)报道,苹果最新公布了一项颇具创新性的屏幕专利。该专利技术别具一格,能借助电脑屏幕内置的传感器追踪用户位置,再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配合,动态调整屏幕曲率,为用户带来更贴合使用场景的屏幕显示体验。
这项专利的发明人共有四位,其中 Danny L. McBroom 曾参与 2019 款 Mac Pro 电脑的设计,其丰富的设计经验或许为此次专利技术的诞生贡献了关键思路 。专利文件中对该技术的运作详情有着细致入微的描述:显示器内置的传感器如同敏锐的 “观察者”,能够精准追踪用户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屏幕的距离,随后依据用户的视角,综合考量用户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等因素,智能且动态地调整屏幕曲率。
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这种动态调整屏幕曲率的功能优势尽显。当用户正专注地对着屏幕打字,或是处理密密麻麻的表格时,显示器会贴心地调整为纯平状态,又或是呈现出轻微弯曲的形态,如此一来,能确保工作内容清晰锐利地显示在用户眼前,减少视觉上的疲劳与误读,让办公效率大幅提升。而当用户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远离屏幕,惬意地玩游戏或是沉浸于视频的精彩情节时,屏幕便会自动 “变身”,调整成适合娱乐的曲面屏,为用户打造犹如置身私人影院或是游戏沉浸式空间的感受,带来更具包裹感和震撼力的视觉体验 。
此外,专利中还提及,屏幕形态并非仅由用户的位置和使用场景决定,应用程序同样拥有 “话语权”。举例来说,当用户从苹果 TV + 观看影视内容,切换到使用微软 Word 进行文字处理时,屏幕能够 “感知” 到这种应用的变化,主动对显示模式进行优化,从适宜影视观看的曲面屏形态,平滑且迅速地转变为便于文字编辑的直屏形态,无缝适配不同应用对屏幕显示的最佳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专利着重强调了屏幕具备 “展开” 和 “收纳” 两种形态。在 “展开” 状态下,屏幕犹如展开的巨幅画卷,为用户提供极为宽阔的视野范围,无论是多窗口办公、复杂图形设计,还是进行数据对比分析,都能轻松应对,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在桌上办公时处理各类复杂任务的需求 。而 “收纳” 状态则是通过巧妙的弯曲或折叠方式,让屏幕缩小体积,在空间利用上更加灵活,并且即便处于收纳状态,屏幕依旧能够正常显示关键信息,如时间、重要通知等,不会让用户错过任何重要内容 。
不过,目前外界尚不清楚这项专利最终会应用到何种产品之上。从苹果在专利插图上绘制的显示器形态来看,其造型极为特殊,与常见的苹果显示器有着明显区别。Apple Insider 分析认为,这项专利最有可能应用到 iMac 上,毕竟 iMac 作为苹果的主力桌面电脑产品,一直以来都承载着苹果对于创新设计和卓越用户体验的追求,动态调整屏幕曲率的技术能够为 iMac 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感受,大幅提升办公与娱乐体验 。但专利插图中的屏幕底座形态,又与 Studio Display 有着几分相似之处,屏幕边框则有点像苹果前几年与 LG 联合推出的 UltraFine 5K 显示器,这也给专利应用产品的猜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
同时,Apple Insider 基于苹果在专利中提及的 “弯曲” 和 “储藏” 等关键词推测,苹果或许并不打算让搭载这项技术的屏幕用于挂墙使用,因为挂墙使用的场景可能难以充分发挥屏幕弯曲和收纳的特性 。但换个角度思考,这种能够灵活调整曲率和形态的屏幕,在缩小比例之后,也存在应用在未来智能家居中控设备上的可能性,比如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中枢屏幕,用户可以通过屏幕的动态变化获取各类家居设备信息、进行便捷操作;或者应用在带屏幕版 HomePod 上,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让音乐播放、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与屏幕显示完美融合,进一步拓展苹果生态产品的交互边界 。